气相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的各种成分进行单独分析的过程——已经用于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药物、农业研究和法医学都采用色谱法,效果很好。有关其优点和应用的更多信息,尤其是在代谢组学分析领域,请阅读以下内容介绍气相色谱-质谱(GC-MS)在代谢组学中的作用 .


现在,色谱法在细胞膜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y Groves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将色谱法纳入他们的工作中,这彻底改变了细胞膜研究。


此前,细胞膜仅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显微镜进行研究。这种方法传统上限制了研究范围,因为大多数传统技术无法处理尺寸小于250nm(纳米或千分之一米)的结构的视觉图像。不幸的是,细胞膜许多更有趣的方面都比这个尺寸小,而且由于光衍射的限制特性,无法用显微镜进行适当的研究。即使是近年来进一步发展的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也只能产生静态图像,这对于细胞膜蛋白质固有的不断波动和变化来说并不理想。


幸运的是,格罗夫斯和他的团队现在已经找到了一种使用色谱法研究这些较小成分的方法。通过使用金纳米粒子将人工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研究小组能够辨别出受试受体的大小以及运动对其活性的影响。


这项技术是在T细胞样本上首创的,T细胞是人类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实验揭示了受体与细胞膜中抗原浓度相互作用的惊人发现。


格罗夫斯解释说:“这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TCR微簇信号系统,它已经用传统光学显微镜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这是一个基本的证明,代表着将活细胞与合成材料结合以实现细胞的分子水平控制方向上的又一步。”


在色谱法应用于细胞膜研究的早期阶段,这些有希望的发现只能预示着积极的征兆。随着格罗夫斯及其团队和全球研究人员对这些技术的改进,我们可以期望更多地了解这些微小粒子,以及它们在化合物的活性、功能性和反应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