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而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还是1979年的事,中间隔了四十多年。

当然,这么多年国家可不是什么都没做,只不过做事的牵头部门不同而已。

从土壤详查到土壤普查,图片,土壤普查,土壤详查,土十条,环境,农业,第1张

各次土壤相关调查对比图,数据来源网络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每十年一次。

在首次调查的基础上,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其中,镉、汞、砷、铜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那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后两年多,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并且开始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它的另一个名字可能大家更熟悉——土十条

"土十条"详情图

  从土壤详查到土壤普查,图片,土壤普查,土壤详查,土十条,环境,农业,第2张

2017年7月,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历时4年完成。这次土壤污染详查的重点是全国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检测项目包括土壤重金属、土壤PAHs、农产品重金属以及土壤二噁英等其他项目。

不过,第二次详查的最终报告尚未见诸报道。特别是不少人关心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知道较之上一次详查是否有所缓解。

这种详查结果其实也是属于非常敏感的信息,一些地方政府也是不希望公开某些当地的土地污染情况,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人们不去购买当地的农产品。

所以结果何时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只能是拭目以待。

而马上要开始的这次全国土壤普查,唱主角的则变成了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普查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普查时间为2022-2025年。

从土壤详查到土壤普查,图片,土壤普查,土壤详查,土十条,环境,农业,第3张

和土壤污染详查相比,这次普查的重点是全国农用地,但普查内容看起来更加广泛。

2021年自然资源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园地3亿亩,林地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以上就是这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主要家底。而从时间点上可以发现,第三次国土调查和第三次土壤普查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密。

有坊间人士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推测认为,此次普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土十条执行六年以来的成效做一个初步的检验,看看实际发生与规划之间的差距大小;二是研究规划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其中的第二点可能不太好理解,咱们举个例子。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盐碱荒地和部分得到耕种的盐碱地共有5亿多亩,其中约2亿亩具备农业(耕地、草地等)开发的潜力。(注:这个数据有点旧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约15亿亩,其中至少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

从土壤详查到土壤普查,图片,土壤普查,土壤详查,土十条,环境,农业,第4张

我们假设这些盐碱地中的一部分可以种植大豆,那么,这将极大缓解我国对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依赖。

而且,这已不是天方夜谭。2021年,据官方媒体报道,种植在山东东营盐碱地里的齐黄34大豆获得丰收,亩产302.6公斤,实现了我国大豆盐碱地单产新突破。

从土壤详查到土壤普查,图片,土壤普查,土壤详查,土十条,环境,农业,第5张

图片来源网络

要对全国范围内的这些盐碱地实施开发性保护,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得首先摸清盐碱地资源的家底,即摸清区域内盐碱地的盐碱化程度、数量、分布以及修复与利用潜力等等。

当然,对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本小号后续可能会更关注土壤的性状普查部分,它包括野外土壤表层样品采集、理化和生物性状指标分析化验等内容,和分析测试最相关。

根据普查时间点的安排,具体的工作方案编制、技术规程制定等将在2022年完成。那时,一些较受关注的问题应该就会确定了(譬如:采样密度)。

此外,土壤普查与详查之间的关联,随着一些技术文件的发布,可能也会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