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该去哪儿过?大概很多人都会事先有个小规划。
外出旅游据说是比例最高的,所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要不大家节后见面,总是爱问“十一去哪里玩了啊?”
排在第二位的,恐怕是回家探亲,陪陪父母,特别是那些“外漂”族们。常年离家在外,工作缠身,好不容易有个长假,回家,陪父母呆上几天,在父母膝前尽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利用长假,给自己“充电”的同学。毕竟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得不让我们主动地放弃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不知道这算是一种社会进步呢还是一种悲哀。
活得比较洒脱的,可能会选择“睡觉睡到自然醒,想干点啥干点啥”,暂时将那烦人的工作抛在脑后,享受一下生活的另一个真谛——自由。
当然,还有一个既小众又便宜的过节去处——单位。不少试验室的“实验猿”们,无论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此时此刻也许还在检测仪器前挥洒着汗水。如果加班费再没有,那就更悲催了。
对于普通打工一族而言,心甘情愿在节假日里为老板做奉献的,从人性角度分析,比例应该不会太高。可加班又能够多创造剩余价值。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
而类似的观点好像可以追溯到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
图片源于网络
2016年,刘强东在接受第一财经总编秦朔采访中,谈到了一个观点:
“咱们中国提出共产主义,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共产主义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两三年我们的技术布局,我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因为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做了,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类可以享受,或者可以做点艺术性的、哲学上的东西。国家可以将财富分配给所有人,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
不错,过去几十年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确实发展很快,从最早的自动化仪器,到封闭系统,再到级联(Integrated system),最终走到TLA(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实验室自动化市场2021年市场销售额预计达到54.8亿美元。
从细分市场看,走在实验室自动化最前列的当属体外诊断领域,也就是医院的检验科。尤其是经过此次新冠疫情,对样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要求增加,催生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集成化的手段,例如全自动核酸检测仪器等。
全自动核酸检测仪器 示意图,源于网络
在分析实验室领域,尽管有众多的分析检测仪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检测,但是前期的样品处理方面,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市面上也推出了一些标准化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像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等。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 示意图,源于网络
但即使是在医疗领域,尽管实验室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依然鲜有检验科主任敢说自己的实验室不需要检验员了,相反,倒是听说对检验员的要求更高了。
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上面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一旦工厂里的工人全部换成机器的时候还存在剥削吗?
简单说,资本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利润,套用屈原的话,就是“凭不厌乎求索”。所以,用人还是用自动化设备,就看谁能带来更高的利润。
目前,购买前面提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产品的单位多是一些政府检测机构,而民营第三方检测公司这个市场还处于培育当中。个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自动化的价格现在还太贵,不如用人划算。
而假设真有那么一天,一个极端的图景出现了,即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什么的完全取代了试验员,共产主义就实现了?还是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譬如可以详细阅读一下发生在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卢德运动”的前因后果。大过节的,咱们这里就不再去详细分析这么沉重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了。
最后,向假期打工人致以崇高敬意!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