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期间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税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实施。
该文件中有几个显著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
用于分离、纯化、浓缩的层析、色谱设备首次写入不再享受免税待遇之列。
根据本小号的理解,这类实验、教学用设备应该是指制备液相色谱、蛋白纯化系统等基于色谱分离原理的样品制备设备和装置。
而经主管部门核定,具有免税资格的主体,则包括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外资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8类机构。
到目前,该文件已实施一年有余。那么,相关进口设备市场是否已受到这一调整影响的波及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1
液相色谱仪
检索海关HS编码目录可以发现,与此直接相关的有两个编码,分别为:90272012.00(液相色谱仪)和90272019.00(其他色谱仪)。
只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相应编码分类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进一步区分分析型色谱和制备型色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色谱仪”过去四年的有关进口数据。
对于“液相色谱仪”而言,2021年,无论是进口台数还是总金额,较之前几年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增长。
注:从某外贸网站提供的实例分析,至少有一部分报关的制备液相色谱仪选择的是这个类别。
与此相反的是,2021年进口“液相色谱仪”的平均价格相较以前却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把价格和总量数据放在一起看的话,倒是挺符合“薄利多销”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
其他色谱仪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色谱仪”的情况。
选择这个类别的报关产品相对而言就比较杂一些,除了层析仪外,还有离子色谱、薄层色谱、色谱零部件(例如紫外检测器),甚至一些高压液相色谱系统居然也选了这个类别。
从“其他色谱仪”的数据上看,最明显的特点是,无论进口台数还是总金额,过去四年的最高位均出现在2018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到过这一水平,更甭提增长了。 至于产品均价,2021年直接来了一个“高台跳水”,从过去四年的最高位跌至2021年最低。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价格走势背后的原因时,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自2020年初国际运费暴涨的因素也应当加以考虑。
如果把这个因素算进去的话,那么,这里涉及的两类进口色谱产品在2021年成交价格的总体走低,对此,不知相关厂商做何感想。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值得琢磨。
不过,即使硬件利润受损,但由于很多高端进口仪器在国内的用户基数大,所以还可以靠后续的服务挣钱。
3
总结
从现有的数据感觉,2021年的进口色谱仪市场(注:不包括气相色谱仪)还是出现了某些规律性变化的苗头,尤其是在价格方面。
但这些变化中有多少与免税清单的调整有一定的关系,目前还较难判断。
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面提到的“分类”。
既然清单中单把样品制备用的层析、色谱设备拎出来剔除,海关分类上面是否也应同步跟上?这样既方便报关,也方便审单,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钻政策漏洞的成功率。
就拿液相色谱来说,如果审单关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真是挺难分辨制备型液相色谱和分析型液相色谱的,它们从外观上看基本差不多。
国家对于“十四五”期间免税清单的这一调整,其背后的逻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种是通过可靠渠道获悉,国产关键技术(譬如:2021年科创板上市的纳微科技的色谱填料)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做到替代进口。那么清单调整后,对于国内科研单位的未来采购能够起到一个导向性的作用。
第二种也不能完全排除的可能,就是国内科研用户已经用实际采购行动做出了选择,有关决策机构只是顺势再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把这种变化进一步进行明确、巩固。
总之,一个政策出台后,其后续执行过程中的影响评估也很重要。由于分析型液相的市场远大于制备型液相,分类不细化的话,后者发生的一些变化很可能因为前者的体量大而被 “稀释”,导致不易为人察觉。
最后,更叫人感兴趣的是,不知未来何时,分析型色谱仪也能够从“免税清单”中消失。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