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毒品问题泛滥蔓延,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问题不仅严重损害公共卫生,而且还是影响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新型合成毒品的不断涌现,各种毒品常以糖果、饮料、香料、电子烟、花瓣茶叶等形式出现[1],伪装性更强,潜在危害更大。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1张

图1 新型伪装毒品;(图源于央视新闻)

在吸食毒品的人群中,最受关注的新型合成毒品主要有三类,它们分别是冰毒、海洛因以及K粉。本文主要对K粉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进行简单科普,但需要注意的是,K粉的药理作用一般为医院以及科研单位等合法场所进行科学研究利用,而普通百姓更应该警惕它的毒理作用,否则害人害己。那么K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氯胺酮(Ketamine),通称为K粉,属于镇痛类药物,由美国配药师Stevens[2]于1962年第一次成功合成,后续医生将其作为麻醉剂和镇痛剂用于创伤外科手术诊疗,但因为它具有致幻作用,这使它成为了一种滥用类药品。在我国,氯胺酮的滥用日趋严重,尤其是在一些娱乐场所,一些不法分子主要以鼻吸、口吸氯胺酮为主,而且通常还与海洛因、大麻等毒品混合使用,此外,它们还将毒品进行隐蔽传播,危害他人,因此,增强这一领域的科普传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有必要的。

二、氯胺酮的理化性质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2张

图2 K粉实物图;(图源于深圳新闻网)

从物理形状来看,氯胺酮(2-邻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C13H16CNO)是白色粉末状物质,它的分子量为237.7,其实物图见图2,化学式见图3。常见的氯胺酮以盐酸盐形式存在,它遇光热可分解,在水中和热乙醇中溶解性良好,难溶于乙醚和苯类物质。目前,发现的化学合成氯胺酮的方法主要是以邻氯苯甲酸、邻氯苯甲腈或邻氯苯甲酰氯为原料,通过和其它化学品的缩合、溴化、胺化、水解及盐化来进行,最后用活性炭去除杂质并结晶,从而制得氯胺酮[3]。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3张

图3 氯胺酮的结构式;(图源于作者)

氯胺酮有两种异构体[4](见图4),对人和动物来说,左旋氯胺酮具有麻醉作用,而右旋氯胺酮则具有兴奋作用,可引起心悸、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当使用相同的剂量作用时,右旋体(R)引起的不良反应效果可比左旋体(S)强3-4倍。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4张

图4 S和R构型的氯胺酮;(图源于作者)

三、氯胺酮的药理作用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5张

图5 医学诊疗;(图源于补身资料网)

3.1 麻醉

氯胺酮主要抑制下丘脑和新皮层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使痛觉消失,它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人体意识模糊。它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药,在静脉注射后,病人并不入睡,但痛觉可以完全消失[5]。在实际医学诊疗中,医生在对病人全身麻醉时,通常会使用氯胺酮,因为氯胺酮对于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较低,注射后,患者血压以及呼吸也较平稳,因此手术中如果没有条件实施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情况下,氯胺酮为首选麻醉药。

与常规麻醉药[6]相比,氯胺酮可以显著降低麻醉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其进入血液循环后,大部分进入脑组织作用于丘脑内核,然后分布于肝、肺和其他的器官组织中,脂肪内也分布着较高浓度的药物,而在这之后,机体主要通过自身酶的作用将氯胺酮转化为去甲氯胺酮,再逐步代谢为分子量更小的物质,即脱氢去甲氯胺酮和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物,最终肾脏会将其统一排出体内。近30年来,它已广泛用于各种短小或浅表手术、小儿基础麻醉、全麻诱导以及非全麻的辅助麻醉等。

3.2 镇痛

氯胺酮可对机体下丘脑内侧核功能进行选择性的抑制,这会减缓机体脊髓神经的痛觉传输,但又不会完全阻断痛觉传输,因此,患者躯体疼痛可有所减轻,但内脏疼痛的改善有限[6]。此外,氯胺酮能够影响丘脑边缘系统,它会使丘脑附近兴奋感增加,因此,人体对外界刺激察觉敏感度降低,这可进一步降低疼痛感。

3.3 抗抑郁

研究证明[7],对反复抑郁症患者来讲,对患者进行少剂量的氯胺酮静脉注射能够产生快速持续的抗抑郁效果,而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有类似的效果。在急性抗抑郁方面,R-氯胺酮比S-氯胺酮更加安全、持久、有效。相比于S构型,R构型的急性抗抑郁效果更加出色,所需的用量也是降低了许多。

四、氯胺酮的毒理作用

4.1 损伤学习能力

长期吸食氯胺酮对人体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显著,这可能与氯胺酮能够阻碍神经递质传统并进一步诱导人体大脑记忆细胞凋亡以及剂量相关性神经衰弱等有关[8]。

动物实验表明,在动物大脑快速发育过程中注射氯胺酮可以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并在动物体内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是,这一说法在学界引发了争论,有学者认为,发育期大鼠成年后,氯胺酮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仍然存在,而有的实验则显示,氯胺酮可能只会在短期内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后续实验表明,氯胺酮的剂量以及作用时间与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息息相关[8]。另有研究显示[9],多次注射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能会导致学习和记忆力的持续受损。

4.2 降低睡眠质量

临床上,适量使用氯胺酮可提高脑源性营养神经因子(BDNF)的水平,这是通过增加神经细胞间的互动连接实现的,这会使得睡眠慢波活动行为增加。但实验表明,使用氯胺酮过多的主要表现为难以进入睡眠,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导致睡眠效率低等[10]。

4.3 破坏膀胱黏膜

长期吸食氯胺酮的人群膀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因为氯胺酮会破坏膀胱黏膜,使得正常膀胱逐步萎缩,严重者膀胱大小可萎缩至正常大小的十分之一。一般来讲,正常人的膀胱储存尿液的容量为400-500 mL,但因吸食氯胺酮导致膀胱萎缩的患者膀胱储尿量只有40-50 mL左右,甚至比这数据更低。因此,患者会饱受尿频尿急尿痛的折磨,后续生活往往需要与导尿管或者纸尿裤为伴。

4.4 损伤社交功能

不合理的使用氯胺酮会使人精神萎靡、容易暴躁、难以捉摸、胆怯敏感以致于出现社交能力下降的现象。有调查[11]指出,在有关氯胺酮的临床实验中,实验调查了138名吸食者的社交行为,发现有84.8 %的人不愿与他人交流,其中44名吸食者对于多数社交活动没有兴致,更有13名滥用者十分反感见到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在对动物社交功能的损伤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12],相比于正常大鼠,连续14天暴露在25 mg/kg剂量氯胺酮环境中的成年大鼠,对于相同群体间的社交活动很难融入,而与陌生大鼠之间进行社交活动更是难以实现。

当然上述氯胺酮的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五、总结

警惕新型合成毒品-K粉!!!,图片,毒品,合成毒品,氯胺酮,海洛因,K粉,第6张

图6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图源于文档网)

本文对常见毒品氯胺酮进行了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氯胺酮不仅是一种毒品,它还可以被用于药物治疗使用,但把控其用量和管控其使用场所十分重要,如果在私下滥用氯胺酮危及健康,那它就是毒品,而如果在临床用它辅助诊疗,那它就是药物。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警惕,现在毒品伪装性强,普通人难以发现,因此,多了解相关知识,对我们帮助良多,要知道,毒品也不仅仅就氯胺酮一种,希望本文能够使更多读者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切勿触碰毒品,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否则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