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集艺术价值与应用价值于一体的青铜器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些青铜制品以其古朴雄浑的造型,映射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从这些青铜器中反映出的精湛技术与高明艺术,让经历过现代化的我们都叹服不已。古时青铜制品的冶炼技术,为现在我们研究古代冶金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1]。自然界中的铜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在炭火的炙烤下,一氧化碳和碳将矿石中的碳酸铜还原为铜。由此,青铜文化的序幕被拉开,钟鸣鼎食的繁荣景象成就了礼乐之邦。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图片,青铜器,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古代冶金史,民族文化,第1张

一、曾侯乙编钟:寰宇鸣钟,千秋律动

编钟,兴起于西周,兴盛至秦汉。它的主要材料为青铜,根据钟的不同形状又有钮钟、甬钟、镈钟之分。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为我们掀开了泥土掩埋下的历史,我们得以窥见当时文明的高度。该套编钟一共有65件,总重达2567千克。编钟分3层8组,上层3组19件为素面钮钟,体量较小;中层3组分短枚、无枚、长枚共33件,为细密饰浅浮雕龙纹甬钟,体量居中;下层2组13件为精致饰浅浮雕龙大甬钟,体量较大。还有一个由楚惠王赠与曾侯乙的祭器——大镈钟组成。大钟的音调低,小钟的音调高。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图片,青铜器,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古代冶金史,民族文化,第2张

图1 曾侯乙编钟(图片来自于网络)

1、曾侯乙编钟的化学成分

要想涉及不同的音阶而自成曲调,编钟的形状、结构、厚度以及材料都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纯铜质地柔软,便于加工,且声音浑厚,余音绕梁。但是工匠们在铸造曾侯乙编钟时并没有选择纯铜,而是加入了铅和锡。铅的加入改变了金属的弹性,使敲击后编钟的振动时间变短,增强了音频阻尼效果。而锡含量的配比则影响着青铜器的硬度,锡多则硬,经不起敲击,锡少则软,一敲一个凹陷。因此,铸造编钟时这三种成分的比例就大有讲究了。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古代的“金”,其实是铜。《过秦论》中的“金人十二”,说的便是十二尊铜人。考工记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铜占6份而锡占1份,这是铸造钟和鼎的剂量。按照当时的配比,铜是主要材料,锡占总量的1/7,约14.29%。后来多家机构对青铜器中不同铜锡配比的试样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发现当锡含量高于13%时,音色较好,并出现基音、第三和第五分音共振峰,其他分音减弱;当锡含量稍高于14%时,音色丰满,振动时间较短,音频阻尼效果最佳;而锡含量如果超过了20%,编钟的音质和音频阻尼效果都会受到损害。曾侯乙编钟中的含锡量在 12.49%~14.46%,含铅量 1%~3%,余为黄铜和少量杂质[2]。如此精准的配比,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与技艺。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图片,青铜器,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古代冶金史,民族文化,第3张

图2 《周礼·考工记》中“金有六齐(剂)”的记载(图片来自于文献[2])

2、曾侯乙编钟的“一钟双音”

我国编钟之所以能成为乐器,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内部结构。沈括曾在其《梦溪笔谈》中分析过这种结构,说:“古乐钟皆扁,如合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曾侯乙编钟的外形为合瓦型的扁口,这样的设计相较与普通的圆口钟而言,它可以加速钟声的衰减;而且正面钟腔增加的音脊会使编钟产生双音区,达到“一钟双音”的独特效果,也就是说敲击编钟的正鼓面和侧鼓面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振动频率,从而产生不同音色的正鼓音和侧鼓音。我们可以用节线原理来解释这种双音现象,通俗地讲就是两个基音的振动节线恰好错开了:激发正鼓部,敲击点正好处在侧鼓音节线上,侧鼓部不被激发;激发侧鼓部,敲击点正好处在正鼓音节线上,正鼓音不被激发[3]。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图片,青铜器,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古代冶金史,民族文化,第4张

图3 正鼓音、侧鼓音振动示意图(图片来自于文献[4])


二、后母戊鼎:大国重器,气韵悠远

礼仪之邦的历史长河中当然少不了礼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后母戊大方鼎,正是商王朝的杰出代表,体现着中华铜器精湛的铸造水平。当时铸刻的铭文清晰可见,雄浑壮阔的气势中透露出森严的等级与制度。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图片,青铜器,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古代冶金史,民族文化,第5张

图4 后母戊鼎(图片来自于网络)

1、后母戊鼎的化学成分

后母戊鼎的铸造过程漫长而艰巨,它重达832.84公斤,如此庞然大物历经了采矿、冶炼、运输、合金、铸造、修饰成型等主要步骤。这样巨大的体量,要想一次浇铸成型是不太现实的,姚青芳采用X射线探伤法和金相组织观察法,探明了后母戊鼎的铸造过程:首先铸造的是鼎耳,完成后保存在一边备用;然后铸造鼎身,鼎身采用合范铸法铸造,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点意外,导致短边一侧有部分缺陷,所以这部分是后来补铸的;最后铸造四只柱足,柱足的底端也是后来补铸的。不是一次成型就意味着合金成分会有所差异,因此整个后母戊鼎最后平均下来各化学成分的含量为:铜87.84%,锡9.92%,铅1.92%,铁0.32%[5]。鼎中加入的化学物质大有深意。一般而言,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无疑,但是其他辅助的成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按常理来说,金属热胀冷缩,冷却后的金属熔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缩,造成铭文塌瘪缺陷的情况。但是后母戊鼎上的铭文历经数千年依旧饱满,清晰可见,这是因为青铜中加入一定量的铅,可以提高熔液的流动性和流满率,有利于获得棱角清晰、表面光洁的铸件。但是铅是以不熔的颗粒状出现在青铜熔液中的,过量的铅会显著降低青铜的机械性能。

2、后母戊鼎的名字纠纷

关于后母戊鼎的名字争论从未停止。早年学者认为,“司”通“祀”,该鼎是商王为祭祀自己母亲所铸造的器皿。于是,“司母戊鼎”这个称呼就定了下来。直到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后母戊鼎展品的更名和央视新闻联播的相关报道,使争议走向大众化。多数专家认为,后母戊鼎是冥器而非祭器。冥器是死者的陪葬品,常题有死者名号,而“戊”是商王武丁王后妇妌的号。从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一对后母辛方鼎,出土单位明确,墓中位置清楚,可以确认为陪葬品。后母戊鼎和后母辛鼎二者铭文类同,形制相似度很高[6]。以此类推,该鼎应为后母戊鼎。

那来自2400年前的凤鸣龙吟,诉说着祖先的伟大与智慧,诉说着传承与延续,是中国璀璨文化的缩影。鼎中的王者后母戊,以其雄浑古朴的造型展示着当时的辉煌与繁荣。青铜器,不只是青铜器,它是地大物博,资产丰富;是能工巧技,匠心独运;是民族自豪,文化自信。钟鸣鼎食,象征着高度发达的礼乐制度,而曾侯乙编钟和后母戊鼎则是礼乐文化集大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