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饮食习俗上可谓大相径庭、各承一脉、自成体系。

比如,中国人习惯吃馒头和包子(馅饼),西方人喜欢吃面包和比萨;中国人对炒土豆丝习以为常,西方人对油炸薯条来者不拒;中国人热衷于饮茶水、豆浆,西方人酷爱喝咖啡、牛奶;中国人对豆腐青睐有加,西方人则对奶酪情有独钟。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1张

图左豆腐,图右奶酪,来源网络

说到奶酪,它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的全民美食,基本没有不喜欢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里,杰瑞就非常喜欢一种被称之为埃门塔尔干酪的奶酪(注:这种奶酪最初诞生于瑞士伯尔尼的埃门塔尔小镇),没事儿就抱着啃。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2张

如果按含水量进行分类的话,奶酪可以粗粗地分为干酪和软酪。干酪经过挤压,可长期保存。一般来说,越是陈年的奶酪越硬,味道越浓。软酪则不经过成熟加工处理,而是直接将牛乳凝固后,除去部分水分做成,质感柔软湿润,散发着清新的奶香与淡淡的酸味,十分爽口,但储存期很短,得尽快食用。

奶酪的食用方法非常多,除了切成小块,配上红酒直接食用外,也可夹在面包、饼干、汉堡包里一起吃,还可用来制作西式菜肴,或与沙拉、意大利面拌食。

在西方人眼里,吃奶酪也是一门艺术,据说正确的搭配方式可以更好地感受其浓郁的风味。温和的奶酪,一定要配上柔顺的葡萄酒;味道咸重的奶酪,则要搭配比较强烈的红酒。新鲜初熟的奶酪,应选择质地较脆的法国面包;而浓郁陈年的奶酪,则适合味道偏重的全麦面包。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3张

奶酪的各种搭配,来源网络

对于国人而言,感受奶酪(芝士)的味道则可能更多是通过诸如麦当劳的吉士汉堡、必胜客的比萨等一些洋快餐。

毕竟,长期以来,奶制品在中国人的食谱中算不上主流,中国人做菜更喜欢煎炒烹煮,热气腾腾上桌。

但是西餐里人们还是更偏好冷食,就算制作热食,也是以烘烤为主。所以在披萨上面搭配奶酪烘烤,把奶酪放在意大利面上,或是吃面包时搭配,都会比较好吃。但对于中餐烹饪来说,放上奶酪总是不太搭调。

再加上亚洲黄种人中,乳糖不耐症的占比比较高,这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奶酪在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出现。

因此类似奶酪这样经过发酵的固态奶制品,以前在我国只是作为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例如新疆哈萨克族的奶疙瘩(下图①)、蒙古族的奶豆腐(下图②)、云南白族的乳扇(下图③)等。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4张

来源网络

但近年来,伴随烘焙、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儿童奶酪棒再制干酪品类的兴起,国内奶酪市场迅速发展。

注:再制干酪指以干酪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坦率讲,国外比较家常的奶酪,很多都是口味较重,偏咸酸甚至偏腥臭的(譬如起源于法国的蓝纹奶酪,据说和臭豆腐有一拼)。如果不常接触此类食物的中国人,是比较难以接受那种气味和口感的。

因此,对于国人而言,比较能接受的奶酪,还是一些气味香甜,类似点心般的“再制干酪”。例如上文提到的奶酪棒,最近几年风靡母婴市场,俨然成为了新一代的网红小零食,不但宝宝爱吃,不少大人也爱吃。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5张

市面上常见的儿童奶酪棒,来源网络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少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但乳制品消费整体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增长。

据第一财经报道,2019年全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35.8公斤,2020年上升7%至38.3公斤,2021年为42.3公斤,增长了10.4%,这一增速远超近十年3.6%的平均增速。

具体到奶酪市场,某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奶酪消费达到131亿元,相比于2019年79亿元增长了65.8%,其中再制奶酪为97亿元,相比于2019年几乎翻倍。

不断增长的行业数字让市场嗅到了商机。目前,伊利、蒙牛、光明、妙可蓝多、熊猫乳品、百吉福、恒天然、菲仕兰等国内外品牌均在加码在华奶酪业务。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6张

而除了传统乳企之外,大量的新奶酪品牌也在不断涌现,企查查数据显示,当下国内现存奶酪相关企业将近1500家。

中国奶业协会在不久前发布的《奶酪创新发展助力奶业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也提出,到2025年,全国奶酪产量达到50万吨,全国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自然是相关标准的更新迭代,以免出现内卷加剧的乱像。这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新国标即将在2022年年底正式实施。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7张

与2010版相比,新版标准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将再制干酪类产品按照原料干酪比例划分为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具体来看,就是将再制干酪主要原料干酪的使用比例调整为>50%,新增“干酪制品”的定义,干酪比例15%~50%。

这样调整,实际上也是保证整个行业有个平稳的过渡。有公开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再制干酪市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产品中干酪使用比例在15%~50%之间,干酪比例50%以上的产品基本在餐饮业使用。

如果完全仿照国外不做区分,搞一刀切的话(譬如美国FDA的相关规定里只有一个再制干酪,且其原料中至少有51%是天然奶酪,在剩下的不到49%的成分里,有添加剂、水或者其他奶类原料,比如奶粉、无水奶油和乳清。),那么,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会骤然提升。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在超市选购相关奶酪食品时可能需要更多留意食品的外包装,因为新版标准已明确提出产品标签应明确标识干酪使用比例,增加“再制干酪,也可称为‘再制奶酪’;干酪制品,也可称为‘奶酪制品’”的表述。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护航“西食东渐”,图片,再制干酪,干酪制品,GB25192-2022,微生物,儿童奶酪棒,妙可蓝多,食品,新国标,标准,第8张

现在市面上的再制干酪产品标签,来源网络

如果比较在意口感和价格的话,您可以选择“干酪制品”,而如果是追求更高的营养价值,则可以考虑“再制干酪”。

其次,2022版标准还删除了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的要求。这样一来,未来干酪的品类可能会更加多样(比如细分为诸如高脂干酪、全脂干酪、低脂干酪、脱脂干酪等等),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除了上述变化外,在微生物指标方面,鉴于在2017年开始立项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2693)中,对再制干酪生产过程中霉菌酵母及菌落总数等都有严格的控制,可以保障产品安全,新版标准删除了酵母菌的限量要求,并将菌落总数的限值由之前的n=5,c=2,m=100,M=1000调整为n=5,c=2,m=1000,M=10000。

限值说明:

样品数为5个

  • 1、若所有的样品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000个,合格。

  • 2、若样品的菌落总数有一个大于10000个,不合格,

  • 3、若样品的菌落总数有小于等于2个在1000-10000间,其它样品的菌落总数小于1000个,合格。

  • 4、若样品的菌落总数有2个以上在1000-10000间,不合格。

此外,在感官要求方面,新版标准在感官指标中增加了对粉状产品的状态要求。